笔者并不认为骗子的骗术有多高,事实上在媒体的反复曝光之下,这种收费发表文章的做法,基本上已经傻到和“请将几千元汇到我账上”相媲美了。我们也相信那些医学论文的作者,在收到发表通知后半信半疑,但最终的半推半就,还是证明了当“投入和产出”的比例会带来丰厚回报的时候,大家都还是很乐意睁只眼闭只眼甘心当回受骗者的。
在病人眼里,医生是天使,外加救命稻草,凡是医生的话都是对的,至于发表过N多论文的医生说的话,那更是不容置疑。如今不少医院的等候大厅里,都挂着大幅的广告牌,“某某主治医生在某某级别医学刊物上发表过多少篇论文”,现在,我们是不是有理由怀疑这种广告内容的真实程度?
诈骗团伙将非法刊物的名字起得很专业,《中国实用新医学》、《中国临床新医学》等等,每个看上去都噱头十足,只是这些多突出“鸿运国际”特征的刊物刊出的内容,能和它的名字所匹配吗?当“版面费”成为了论文的发表标准,这些所谓的医学论文究竟价值几何?
医务工作者愿意为骗子“慷慨解囊”,除了发表论文可以为个人声誉加分外,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,论文作为一种硬性的评判标准,仍然为医疗、教育等行业所用,将其作为职务晋升、工资待遇、职称评定的“必需品”。这种久为诟病的等级评定制度一日不改,水货论文就一日不会消失。